搜尋
ctliuny

ctliuny

「環境教育前哨站」 校園碳盤查課程開課

你知道嗎?即使在生活中,完全不使用直接製造碳排放的用品,地球上所有的人類活動,仍會因間接的碳排而產生碳足跡,對環境產生大小不一的影響與衝擊。
因此,盡量選擇碳足跡較低的用品與生活方式,有助減緩氣候變遷。但該如何選擇,則需要進一步瞭解「全球暖化與我們的關係」。

驪歌季畢業致詞 追夢的勇氣與智慧的指引

畢業典禮是莘莘學子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,而致詞嘉賓的演說往往成為典禮中的亮點。今年,國立清華大學邀請到巨星林青霞,擔任畢業典禮的致詞嘉賓,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。
林青霞在致詞中與學子分享「快樂的感悟,來自認真對待自己的喜好及持續不斷地學習」;她也談到自身成長經歷和職業生涯中的挑戰,鼓勵畢業生勇敢追求夢想,並提醒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不要忘記初心。

AI與佛教的對話 第五屆佛學科學與未來峰會

第五屆「佛學科學與未來」峰會已於六月底在台圓滿落幕。本次主題為「佛教意識與AI論壇」,由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木魚基金會,與台灣國際木魚計劃協會創辦人依法法師共同主辦。為期兩天半的議程,匯聚國外知名大學的學者及國內專家,包括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、耿晴教授和法鼓山鄧偉仁教授等共24位國際級專家出席演講。

海水與汗水相融的味道 開啟教育公益心篇章

驅車前往「好好基地」的途中,已遇到預期中的車潮;遠遠地,即看到人流簇擁在貨櫃區的草地上。那是一處位在新北瑞芳深澳和八斗子交界的公路旁,值得去坐著發呆看天空看海看人,再加點一杯咖啡的濱海角落。

抵達後,驀然發覺,這四月天的現場,隨著廣場音樂搖擺,竟能讓人汗流浹背。或許,濱海迷人之處,就是散發著海水與汗水相融的味道吧!

少子化警鐘 台灣教育史上首見 四所私校同步停辦

台灣教育界出現前所未見的現象,四所私立大專院校包括大同技術學院、東方設計大學、環球科技大學和明道大學,將於七月底正式停辦。目前這些學校已積極安排學生的分發安置問題。私立學校工會警告,少子化高峰即將來臨,未來三年不僅大學面臨新生低谷,還有至少四十所私立學校將面臨停辦或轉型的命運,甚至包括私立高中職也將陸續退場。

外籍移工在台的學習之路

提起「外籍移工」,通常會想到什麼?外勞、幫傭、看護、長照?還是語言隔閡、另一階層的人群?
但,想像得到嗎?目前在台灣的外籍移工,根據勞動部統計,已接近76萬人(註1),這個數字,遠比台灣第五大族群的「原住民」還要多!
儘管這個龐大人群早已躋身台灣,卻因生活技能與知識水平較低等藍領背景所限,長期以來,難以真正融入更遑論立足於異鄉社會中。
然而,離鄉背井的孤寂、語言文化的隔閡,加上生活上的差別待遇等,外籍移工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,早已不容忽視。

「悅讀玩具」捐贈儀式,桃園市七所國小獲贈環保大禮 玩具變身「露露椅」

講台上擺放烘焙甜點可麗露造型的「露露椅」

悅讀玩具─玩具大變身露露椅」的捐贈活動,在桃園市大園區菓林國小盛大舉行。包括宋惠君會長、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應邀出席外,還有台灣玩具圖書館王亞賢副理事長、綠腳印社會企業鄒文博執行長、桃園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EMBA校友會理事長呂朝福等人,在現場帶領來賓一起清洗玩具,透過聯手拆解玩具的手作過程,經歷一場老少玩童共玩拆解的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