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電推出「住商節電計劃」 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

台電宣布於7月至11月期間試辦「住商節電計劃」,針對家中擁有智慧家電、充電樁等設備的民眾。參與者在電力系統需求高峰時,若能利用智慧電表將冷氣切換為送風模式或關機,即可獲得每度電10元的節電回饋金。此次計劃限量2萬台智慧家電,民眾可自由選擇是否參與。

台電宣布於7月至11月期間試辦「住商節電計劃」,針對家中擁有智慧家電、充電樁等設備的民眾。參與者在電力系統需求高峰時,若能利用智慧電表將冷氣切換為送風模式或關機,即可獲得每度電10元的節電回饋金。此次計劃限量2萬台智慧家電,民眾可自由選擇是否參與。

位於台北市萬華區青年公園內的「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」,係由「汗得學社」於2018年創辦,為一所國高中六年一貫的實驗學校。
「汗得學社」的成立源自對建築的反思:在這個越來越抽象的世界中,人們應如何實在地生活,及如何協助年輕學子為實在的生活方式做好準備。

你知道嗎?即使在生活中,完全不使用直接製造碳排放的用品,地球上所有的人類活動,仍會因間接的碳排而產生碳足跡,對環境產生大小不一的影響與衝擊。
因此,盡量選擇碳足跡較低的用品與生活方式,有助減緩氣候變遷。但該如何選擇,則需要進一步瞭解「全球暖化與我們的關係」。

畢業典禮是莘莘學子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,而致詞嘉賓的演說往往成為典禮中的亮點。今年,國立清華大學邀請到巨星林青霞,擔任畢業典禮的致詞嘉賓,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。
林青霞在致詞中與學子分享「快樂的感悟,來自認真對待自己的喜好及持續不斷地學習」;她也談到自身成長經歷和職業生涯中的挑戰,鼓勵畢業生勇敢追求夢想,並提醒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不要忘記初心。

第五屆「佛學科學與未來」峰會已於六月底在台圓滿落幕。本次主題為「佛教意識與AI論壇」,由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木魚基金會,與台灣國際木魚計劃協會創辦人依法法師共同主辦。為期兩天半的議程,匯聚國外知名大學的學者及國內專家,包括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、耿晴教授和法鼓山鄧偉仁教授等共24位國際級專家出席演講。

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、提高學習力?是大多數父母最關切的問題之一。建議想釋疑解惑、找到答案的父母,不妨用心研讀《精準教育:讓孩子贏在天賦與天性》這本書,幫您找到協助孩子學習成長的有效方法。

已然飄落的樹葉,隨著時間流逝,似乎再也無任何剩餘價值。但能想像嗎?這些落葉,居然可化身為藝術教育的材料,經過研磨萃取,呈現繽紛色彩,成為一幅幅令人驚豔的藝術新創品。
如何做到的?想知道解答嗎?

驅車前往「好好基地」的途中,已遇到預期中的車潮;遠遠地,即看到人流簇擁在貨櫃區的草地上。那是一處位在新北瑞芳深澳和八斗子交界的公路旁,值得去坐著發呆看天空看海看人,再加點一杯咖啡的濱海角落。
抵達後,驀然發覺,這四月天的現場,隨著廣場音樂搖擺,竟能讓人汗流浹背。或許,濱海迷人之處,就是散發著海水與汗水相融的味道吧!

台灣教育界出現前所未見的現象,四所私立大專院校包括大同技術學院、東方設計大學、環球科技大學和明道大學,將於七月底正式停辦。目前這些學校已積極安排學生的分發安置問題。私立學校工會警告,少子化高峰即將來臨,未來三年不僅大學面臨新生低谷,還有至少四十所私立學校將面臨停辦或轉型的命運,甚至包括私立高中職也將陸續退場。

提起「外籍移工」,通常會想到什麼?外勞、幫傭、看護、長照?還是語言隔閡、另一階層的人群?
但,想像得到嗎?目前在台灣的外籍移工,根據勞動部統計,已接近76萬人(註1),這個數字,遠比台灣第五大族群的「原住民」還要多!
儘管這個龐大人群早已躋身台灣,卻因生活技能與知識水平較低等藍領背景所限,長期以來,難以真正融入更遑論立足於異鄉社會中。
然而,離鄉背井的孤寂、語言文化的隔閡,加上生活上的差別待遇等,外籍移工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,早已不容忽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