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東語應貼近馬祖教育文化一環

根據資料顯示,113 學年度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暨學前特教新進教師聯合甄選,各國中小共開出6類科8個名額,共24人報名。22日筆試,雖然只有3人缺考,到考率為87.5%,基本上錄取率應該是全國之冠。

根據資料顯示,113 學年度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暨學前特教新進教師聯合甄選,各國中小共開出6類科8個名額,共24人報名。22日筆試,雖然只有3人缺考,到考率為87.5%,基本上錄取率應該是全國之冠。

2024年7月29日為農曆6月24日,正是「關聖帝君」關羽的聖誕。關公首創「原、收、出、存」的記帳法,生前亦是軍事家,從事兵站工作,精於算數計帳,曾設簿記法,發明日清簿。

由小樹傳愛協會舉辦的第三屆善愛嘉年華,將於8月3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樓盛大登場。今年的嘉年華延續了前兩屆的永續公益精神,更深入地聚焦於「生命教育-靈性修養」,以多元的課程和活動,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心靈成長機會,致力於打造良善社會的縮影。

「數位學伴計劃」為教育部提升偏遠地區學童學習動機與興趣,藉由視訊設備及數位學習平臺,進行線上1對1數位學習。113年共計補助22所大學、123所國民中小學及數位機會中心,除透過網路資源的即時服務,讓大小學伴線上交流,也透過相見歡活動的情境場域,拓展多元學習視野。

我國參加由英國主辦的2024年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,21日傳來捷報,在108個國家、609名參賽學生中,我國6名代表參賽學生總計獲得2金2銀2銅佳績,國際排名第11名(以學生競賽總成績計算),表現亮眼。其中以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二年級學生李天輝成績最佳,獲金牌獎,個人排名第29名。

私立大專校院「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特色主題計劃」,以建構核心價值及特色校園文化、營造友善校園、促進學生自我實現、培養具良好品德的社會公民為工作願景,期使全面提升學務與輔導工作專業度,促進各校更加發展其特色,營造優質學習環境。

「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展覽會」競賽,為鼓勵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學生結合資訊科技,培養原住民族文化素養與科學素養。112學年度吸引全國87組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(含平埔族群)學生與指導教師組隊報名,經決選共選出4類32個獎項,已於日昨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行頒獎典禮。

雖然自己並非教育科班背景出身,然而在過去的人生當中,與教育相關的決定,每次都在緊要關頭時影響自己人生的走向。讓我深深感受到,教育能創造出來的驚人能量,以及缺乏教育資源所將造成的不對等何其巨大。

「學習性青聚點實施計畫」至今邁入第四屆,已成為青年參與社區創生的重要入口。青年們透過「在地課程」開展對地方的認識,接著以「蹲點實作」進一步從做中學,逐步投入地方事務,而這一連串地方創生準備工作的起手式就是田野調查。

「半導體」課程主要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與培養半導體素養,經由試辦學校的經驗分享,此課程的實施應採用實作來取代過多的理論述說,且可加入更貼近生活面向的主題,例如:半導體產業在世界的重要性及其對臺灣的影響,因此試辦學校也會邀請社會領域老師加入課程實施,並期待文組學生也能參加此課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