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國際教育 International


AI與佛教的對話 第五屆佛學科學與未來峰會
2024 年 7 月 2 日
第五屆「佛學科學與未來」峰會已於六月底在台圓滿落幕。本次主題為「佛教意識與AI論壇」,由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木魚基金會,與台灣國際木魚計劃協會創辦人依法法師共同主辦。為期兩天半的議程,匯聚國外知名大學的學者及國內專家,包括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、耿晴教授和法鼓山鄧偉仁教授等共24位國際級專家出席演講。

外籍移工在台的學習之路
2024 年 6 月 12 日
提起「外籍移工」,通常會想到什麼?外勞、幫傭、看護、長照?還是語言隔閡、另一階層的人群?
但,想像得到嗎?目前在台灣的外籍移工,根據勞動部統計,已接近76萬人(註1),這個數字,遠比台灣第五大族群的「原住民」還要多!
儘管這個龐大人群早已躋身台灣,卻因生活技能與知識水平較低等藍領背景所限,長期以來,難以真正融入更遑論立足於異鄉社會中。
然而,離鄉背井的孤寂、語言文化的隔閡,加上生活上的差別待遇等,外籍移工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,早已不容忽視。


AI與佛教的對話 第五屆佛學科學與未來峰會
2024 年 7 月 2 日
第五屆「佛學科學與未來」峰會已於六月底在台圓滿落幕。本次主題為「佛教意識與AI論壇」,由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木魚基金會,與台灣國際木魚計劃協會創辦人依法法師共同主辦。為期兩天半的議程,匯聚國外知名大學的學者及國內專家,包括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、耿晴教授和法鼓山鄧偉仁教授等共24位國際級專家出席演講。

外籍移工在台的學習之路
2024 年 6 月 12 日
提起「外籍移工」,通常會想到什麼?外勞、幫傭、看護、長照?還是語言隔閡、另一階層的人群?
但,想像得到嗎?目前在台灣的外籍移工,根據勞動部統計,已接近76萬人(註1),這個數字,遠比台灣第五大族群的「原住民」還要多!
儘管這個龐大人群早已躋身台灣,卻因生活技能與知識水平較低等藍領背景所限,長期以來,難以真正融入更遑論立足於異鄉社會中。
然而,離鄉背井的孤寂、語言文化的隔閡,加上生活上的差別待遇等,外籍移工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,早已不容忽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