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為世界築起安全永續與清淨的居所從佛法到綠建材的善願實踐

法藏大和尚與冠軍建材林榮德董事長的深度對話

文 / 劉正廷 圖 / 楠西萬佛寺提供

 冠軍磁磚林榮德董事長介紹抗十七級風磁磚。

「極樂世界是什麼?是蓮花化生,是清淨的水與光,是一個令人不造惡的環境。」法藏大和尚以《佛說阿彌陀經》開示極樂國土的本質,並指出:「若以建築觀點來看,它正是一座完美的永續城市。」在這場對話中,他與冠軍建材董事長林榮德,一位落實ESG的企業實踐者,從佛法談到建築,從心靈談到材料,共同勾勒出未來居住文明的理想藍圖。

依報莊嚴的建築哲學

以阿彌陀經為起點

「《佛說阿彌陀經》之所以成為建築業者入門的佛法經典,是因為它不只是講信仰,更是一套描繪理想人居環境的系統設計。」法藏大和尚指出,經中所述的極樂世界中,有金沙布地、清澈水流、鳴禽說法、蓮花化生等景象,每一個元素,都在營造一個「使人不造惡、不起煩惱」的空間條件,這正與當代建築師關心的環保、安全、舒適、精神平衡不謀而合。

他進一步解釋:「極樂世界的莊嚴,佛教稱之為『依報』,也就是環境的果報。這樣的環境造就了『正報』,即人的健康與心念清淨。換句話說,真正的建築不只是在搭建空間,而是在人與環境之間,實現一種互相成就的關係。」

林榮德董事長邀請法藏大和尚參觀冠軍建材-台北展示中心合影。

綠建築即慈悲建築

冠軍建材的ESG願景

回應法藏大和尚的說法,林榮德董事長以企業家的方式詮釋慈悲與責任。「ESG不是口號,而是一種要對土地與人負責的心念。」他指出,根據IEA 2050年淨零報告書,全球有高達37%的碳排放來自建築與營建業,若從源頭材料與設計做起,建築便能成為減碳的關鍵角色。

冠軍建材持續投入綠色建材開發,從再生磁磚到「科技節能石」,都標榜節能、耐久與低污染。「我們希望創造的居住品質,不只是外觀美觀,更是環保健康、安全、能使用一輩子的房子。」林榮德說。

以科技節能石為例,其厚度僅為傳統石材的一半,卻兼具強度、防水、隔熱與不會掉落等優勢,搭配「屋頂架高」與「外牆乾掛」等工法,不僅降低四度的建築溫差,還有效防止因氣候變遷導致的建材剝落風險,大幅延長建築壽命。已被重視品牌的麗寶、興富發、遠雄、甲山林、森鉅建設等使用。

修法與實踐

從地板隔音到制度反思

談到近年引發討論的《建築技術規則施工篇第46條之6》樓板降噪音,林榮德直言,該法雖有初衷,但仍待優化。他指出:「目前主流建案使用的SPC或超耐磨地板,只能短暫達成降噪目標,缺乏長久性與更換彈性。三、五年後要換地板,樓高減損、施工複雜、成本暴增,消費者反而受害。」

他倡議應儘速修法要求永久隔音設計,在樓板上直接設置高密度吸音層,並搭配穩定結構與綠色建材,讓居住品質不只合法,而是更可永續耐久。

故宮百年紀念描金佛卡之《觀音現自在天身說法》 保佑建築業、房仲業、建材相關業者繁榮經濟造福社會。

平安符與百年願力

佛卡中的環境覺醒

此次訪談也特別提及由故宮發行、法藏大和尚加持的《觀音現自在天身說法》描金佛卡。這張佛卡正是一份來自文化與信仰交匯的「居住祈願」。

「自在天,意指在環境中感到舒適與安心,而這亦是建築人應該提供的福報。」法藏和尚說道,「觀音化身為自在天來說法,是在提醒建築者,應以慈悲心創造讓人自在的空間。這張佛卡,不只是保佑個人平安,更象徵一種產業願力的凝聚。」

信仰與行動的交會點

從佛心到人心

法藏大和尚認為,建築業若能從阿彌陀佛所倡導的理念出發,以「慈悲」、「智慧」、「眾生安住」為目標,其實正是落實佛教的「人間淨土」。而林榮德董事長也認為:「信仰讓人懂得謙卑,讓企業懂得責任。我們做建材的,不只是交付一塊磚,更是在成就他人的家與人生。」

極樂世界不是遙不可及的彼岸,它可能存在於每一棟用心設計、每一塊綠色建材之間。當佛法的智慧與ESG的行動交會,一個兼具美感、安全、永續與慈悲的世界,正在我們腳下慢慢鋪展 ─ 人間淨土,或許就從一塊瓷磚開始。